近年来,银川市委巡察机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精耕细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好巡察准备、方式创新、贯通联动的“组合拳”,不断提升巡察监督质效。十五届市委先后部署完成10轮对97个部门(单位)的常规巡察,共发现问题3060个,移交问题线索23件,立案4件5人,切实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一、强化服务保障,扎实做好巡察准备工作。一是制定方案手册。聚焦中央、区市党委关于被巡察党组织行业领域决策部署、政策法规,分类制定《巡察工作方案》《巡察政治理论学习手册》《巡察工作手册》《巡察报告学习参考》,全面系统安排部署巡察工作,明确巡察监督重点,规范巡察工作流程,帮助巡察干部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关于被巡察行业领域的政治要求、政策标准和工作任务。二是狠抓巡前培训。紧紧围绕巡察监督重点以及巡察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等内容,邀请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纪检、组织、财政等部门领导同志为学员现场授课、答疑解惑,同时邀请被巡察单位业务科室负责人向巡察组开展业务专项培训,帮助巡察组全面掌握被巡察党组织职能特点,提高巡察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是全面收集调阅资料。严格落实巡前情况通报机制,邀请市纪委监委通报被巡察单位信访举报、监督执纪等情况,组织部通报被巡察单位领导干部担当作为、作风建设等情况,全面掌握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生态状况。以书面征求方式,向两办、审计、财政、信访收集征询有关信息,向人大、政协机关及新闻媒体征求工作评议、民主监督、媒体监督等方面意见建议,累计调阅监督执纪、选人用人、审计报告、投诉举报、领导指示批示件等资料5000余份,通报有关情况600余条,为巡察组精准画像提供丰富素材。
二、强化精耕细作,充分彰显巡察利剑作用。一是创新巡察方式方法。坚持系统思维、板块轮动,市委第一轮和第六轮统筹组织对各县(市)区4个乡镇2个街道和统战部门进行交叉巡察;第二轮对全市群团组织进行巡察;第四轮对全市8个工业园区进行巡察;第五轮对11个医疗系统党组织进行巡察,第七轮对市教育局巡察的同时对11个所属学校进行提级巡察,统筹第八轮、九轮、十轮对财政审计、生态资源、人才就业、应急管理等部门进行巡察,第十一轮对全市政法领域进行巡察,着力从纵向发现被巡察单位具体问题,横向发现行业性、系统性问题。二是细化巡察监督重点。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巡察工作始终,准确把握“四个聚焦”监督重点、“四个对照”监督标准、“四个紧盯”监督路径,紧扣巡察对象职能特点,先后制定党政机关、乡镇(街道)、国企、工业园区、教育、医疗、群团组织7类监督细化清单,紧盯权力和责任,突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着力发现系统性、领域性、深层次的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巡察联系指导。严格落实巡察专职干部指导督导机制,聚焦“巡前、巡中、巡后”关键环节,进驻前联系被巡察党组织详细介绍工作情况,收集相关政策文件资料,帮助巡察组对巡察对象初步画像;巡中“嵌入式”进组指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巡后作为“第二联络员”协助巡察组完善提升巡察成果质量。
三、强化贯通融合,持续提升巡察监督合力。健全贯通融合制度。制定《银川市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协助配合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推动巡察与其他监督相互贯通、协调配合、深度融合。积极搭建“巡察+纪检、巡察+组织、巡察+审计”融合平台,建立问题线索研判工作机制,探索巡审沟通交流机制,形成监督呼应、信息互享、结果互证的工作格局。开辟向上联动“新渠道”,巡察组根据每轮被巡察单位职能特点和承担的重大任务,聚焦行业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主动向被巡察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了解情况、调阅资料、政策支持、问题定性,形成上下合力,推动巡察组更加全面、深入准确了解和发现被巡察党组织存在的系统性、行业性问题。目前共前往各区厅部门20余次,了解有关问题和意见建议100余条。搭建平台提供“专业支持”,制定《巡察顾问办法(试行)》,建立由纪委监委、财政、住建等12个部门专业干部组成的巡察顾问库,为巡察组提供业务咨询、专业解读和重要问题(线索)研判等支持,提升巡察组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市委第七轮至第九轮,邀请住建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业干部协助巡察,精准发现项目建设不规范等方面问题;市委第十轮巡察期间,邀请纪委监委提前介入分析研判、核查处置,形成强大的巡察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