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川市委巡察办创新推行《巡察整改建议书》精准“开方”的方式,在对全市教育系统巡察整改落实情况开展联合督查过程中,聚焦发现的系统性、领域性共性问题和突出难题,向市教育局党组提出巡察整改建议,明确整改方向和具体要求,督促其切实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同时,也进一步压实了教育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要求其对整改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督导、限期反馈,推动构建整改闭环。
市教育局党组以此为契机,以“四维发力”推动巡察整改见行见效,实现整改工作由“点上改”向“面上治”、“当下改”向“长久立”的深度跃升。主体责任再压实。构建“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责任科室(学校)具体落实的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整改责任到人到岗。跟踪问效再强化。采取“四不两直”、不定期督导等方式,对各学校巡察整改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薄弱学校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及时与部门对接,协助推进问题整改。队伍建设再夯实。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教育系统警示教育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大家谈”等活动60余场次,覆盖2500余人。利用“毕业季”、“升学季”发布廉洁从教提醒,针对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方面明确“十严禁”。 成果转化再深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组织市直属学校为闽宁镇学校送课10余节。整合第六中学教育集团三所分校资源,组建首批校级名师工作室,启动跨校联合教研计划。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银川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无人机操作与维护、婴幼儿托育等与AI、低空经济等产业紧密相关和支持生育类等专业。
银川市委巡察办通过运用《巡察整改建议书》这一有力抓手,初步形成了“监督发现问题—精准提出建议—压实主体责任—系统整改落实—深化成果运用”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实现了监督压力向整改内生动力、治理效能的深度转化,为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提供了“银川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