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立足政治巡察定位,深化运用巡察、监察、考察、督查“四察(查)一体”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巡察综合监督优势,着力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持续提升巡察监督效能。
信息互通“精准画像”,监督靶向更聚焦。一是以制度建设打破监督壁垒,制定巡察工作规划,将推进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作为重要目标任务,为深入推进贯通融合画好“路线图”。出台《银川市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协作配合工作办法》,明确巡察与纪检监察、组织、督查等党内监督力量协作配合路径。二是以智库支撑提升专业水平,创新建立由纪委监委、组织部等多部门业务精英组成的巡察顾问库,通过专业咨询、政策解答、协助检查等方式助力巡察精准发现问题。联合组织部不断拓宽人才抽调渠道,将纪检、组织、督查等多领域骨干力量纳入巡察人才库,先后抽调400余人次参加巡察,强化巡察工作智力保障。三是以信息互通校准监督靶向,每轮巡前纪委监委、组织部有关科室面对面向各巡察组介绍被巡察党组织廉政风险信息、干部管理、党组织建设、信访举报等重要情况,督查室书面通报重点工作进展、领导批示件办理等“活情况”,共同为被巡察党组织“精准画像”,共判潜在风险,助力巡察精准聚焦监督重点,前十轮巡察共发现各类问题3060个,移交问题线索23件。
监督协同“攥指成拳”,识人执纪更高效。一是同步检查深挖用人隐疾,在每轮巡察时,组织部组建工作组同步对被巡察党组织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借助巡察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环节,精准捕捉“带病提名”、程序空转、任人唯亲等隐形问题,纳入巡察反馈意见一并反馈。十五届市委先后启动10轮巡察,会同组织部完成对97个党组织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发现并反馈干部考察、提拔程序不规范等问题194个。二是成果共享助力精准识人,每轮巡察结束后,巡察办将形成的党组织领导班子评价报告、主要负责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个别谈话情况报告等材料全面移交组织部,为考察评价干部提供“鲜活依据”。组织部有关领导主动安排,直接听取巡察组关于巡察了解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情况的汇报,让识人用人更精准高效。如,组织部运用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业园区成果,调整提拔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园区班子成员14人。三是快查快处强化震慑效应,组织召开问题线索分析研判会,由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巡察办、巡察组共同就发现的问题线索定性是否准确、支撑材料是否完善等方面充分沟通,通力“把脉”、全面研判,着力提高线索质量。纪委监委优先处置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以纪法处分强化“查处一人、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让监督结果真正“长牙带电”。
成果运用“闭环发力”,监督效能再升级。一是压实责任抓整改,在全区率先出台《银川市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各协作配合主体在巡察整改工作方面的履职要求,压紧压实整改各方责任,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构建联动整改工作格局。协调纪委监委、组织部派员参加巡察反馈会,列席指导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提高认识、细化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整改。二是联审联督查实效,打出“联审+联督”组合拳,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巡察办等部门联合对每轮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逐一审核把关,现场督查落实情况,推动市委前七轮完成整改问题2188个,建章立制1600余项,清退违纪违规资金267万元,以巡察整改推动各部门单位提升工作质效。三是通报问题促治理,聚焦巡察发现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建立“问题通报—专项整治”闭环机制,先后向纪委监委、组织部移交巡察成果585份,向督查室通报问题291个。全市各有关部门结合巡察反馈先后开展了选人用人问题自查整改,违反财经纪律专项督查,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调研,有力推动了行业系统问题全面整改,实现巡察成果从“点上整改”向“面上提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