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深刻把握“推动巡视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内涵要求,在巡察实践中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坚持守正创新,深化联动贯通,不断推动巡察工作提质增效。
一、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巡察工作向深拓展。综合运用常规巡察、提级巡察等方式进行全面政治体检,市委第二轮集中对全市群团组织进行巡察,第三轮集中对经济民生发展主要部门进行巡察,第四轮对8个工业园区进行巡察,第五轮对11个医疗系统党组织进行巡察,第七轮对市教育局巡察的同时对11个所属学校进行提级巡察,着力从纵向发现被巡察单位具体问题,横向发现行业性、系统性问题,推动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准确把握“四个聚焦”监督重点,紧扣巡察对象职能特点,先后制定党政机关、国企、工业园区、教育医疗、群团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8类监督细化清单,紧盯权力和责任,突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治政治偏差,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坚持办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建立巡察机构专职干部联系督导巡察组机制,常态化开展巡察全过程指导督导,聚焦巡中关键环节下发工作提示,听取阶段汇报督促巡察组校准方向、聚集重点,运用“四审”机制审核提升巡察成果质量,摒弃“萝卜白菜”,筛出“真金白银”。2022年以来,十五届市委先后完成9轮对89个市直部门(群团组织)、工业园区的常规巡察,发现各类问题2862个,移交问题线索20件。
二、坚持贯通融合,推动巡察向专发力。制定《银川市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协助配合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推动巡察与其他监督相互贯通、协调配合、深度融合。积极搭建“巡察+纪检、巡察+组织、巡察+审计”融合平台,建立问题线索研判工作机制,探索巡审沟通交流机制,形成监督呼应、信息互享、结果互证的工作格局。创新开辟“向上联动”新渠道,巡察组主动向被巡察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了解情况、调阅资料、政策支持、问题定性,形成上下合力,推动巡察组更加全面、深入准确了解和发现被巡察党组织存在的系统性、行业性问题。目前共前往各区厅部门20余次,了解有关问题和意见建议100余条。创新制定《巡察顾问办法(试行)》,由纪委监委、组织、审计、财政、住建等12个部门专业能力强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顾问库,巡中为巡察组提供业务咨询、专业解读和重要问题(线索)研判建议,进一步提升巡察组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三、坚持上下联动,推动巡察工作向下延伸。持续放大自治区巡视巡察指导督导效应,抽调全市各级巡察机构骨干成立银川市巡察工作指导督导组,坚持“现场静默、工作嵌入、内部会商”工作机制,完成对6个县(市)区巡察工作指导督导,形成巡察指导督导报告6份,反馈问题95个,移交意见建议20批129条,切实有效提升县区巡察工作规范化水平。突出“以市带县”作用,综合运用市委提级巡、市县联动巡、县区交叉巡等方式,对县(市)区管理的4个园区、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灵武园艺实验场进行提级巡察,统筹组织各县(市)区党委对统战部、部分镇街开展交叉巡察,在市委第七轮巡察教育系统中同步安排县区开展“联动巡察”,着力提升县(市)区巡察监督质效。加大对村(社区)巡察指导力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的通知》,明确村(社区)分类标准,建立监督重点清单、优化巡察工作流程,推动对村(社区)巡察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对村(社区)巡察558个,发现问题6109个,移交问题线索70个,完成延伸巡察村(社区)全覆盖任务的96.7%,其中完成对35个村(社区)直巡任务,共发现问题824个,移交问题线索1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