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的发力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实效。自3月份十五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开展以来,市委巡察机构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准确把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内涵要求,以高质量巡察监督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具体化上下功夫,推动巡察监督持续深入。在监督任务上,把“两个维护”使命责任具体化,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安排开展政治监督,着力搞清楚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隐患,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监督对象上,把管好“关键少数”具体化,突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这个重点,形成领导班子及成员评价报告、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各8份,推动结合“两榜四机制”统筹运用,督促被巡察单位“一把手”发挥好“头雁效应”。在监督内容上,把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具体化,紧扣“三个聚焦”监督重点,精准把握“四个对照”监督标准,深化运用“四个紧盯”监督路径,对被巡察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方位“体检”,发现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够到位、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还不够强劲、科技创新企业还需持续发力等各类问题288个。在监督立场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化,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巡察期间,各巡察组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走访调研有关单位和园区企业70余家、受理转办信访事项30余件,移交立行立改事项4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个。
在精准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巡察监督实效。立足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精准反映问题、精准推动解决问题开展巡察监督,查审调阅各类资料账册8600余册,进行问卷调查464人次,个别谈话366人次。巡中专门召开会议,听取巡察阶段性情况汇报,对巡察成果进行把关,及时纠偏定向。成立联系指导督导组,安排8名专职巡察干部分赴8个巡察组开展调研指导,指出存在问题、规范工作要求、提供工作支持。巡察报告形成后,通过专职干部初审、办内讨论复审、办组联审三审的“阶梯式审核”方式,对各巡察组报告进行全方位体检,力求做到准确把握问题事实定事精准,准确把握问题性质定性精准,准确把握问题程度定量精准,准确把握问题责任定责精准,准确把握政策依据建议精准,切实提升巡察监督实效。
在常态化上下功夫,推动巡察监督常态长效。紧盯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工作要求,着力构建巡察政治监督常态化的良好氛围。立足监督全覆盖,使“人人”受监督成为常态,坚持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察就跟进到哪里,紧密结合银川市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巡察五年规划,科学确定市本级巡察监督全覆盖对象,做到应巡尽巡、能巡必巡。锚定监督全过程,使“时时”受监督成为常态,发挥巡察自身独特优势,紧盯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决策、执行、整改全周期,紧盯被巡察党组织职能责任,把“三重一大”事项纳入巡察重点,牢牢抓住政策制定权、审批监管权、执法司法权等关键点开展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运行。构建监督全链条,使监督贯通协调成为常态,切实发挥巡察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和系统优势,制定印发《银川市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协作配合办法》,明确13个市级职能部门人员选派、情况通报、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协作配合任务,推动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促进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切实增强综合监督效能。
近日,市委巡察组已分别向全市8个被巡察工业园区党组织反馈了第四轮巡察意见,并就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深化推进园区改革创新、聚力发展“三新”产业、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推动各工业园区党组织以彻底的问题整改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凝聚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