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银川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切实为基层干部“减压松绑”,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金凤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治理措施,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抓好贯彻落实。强化政治引领。通过区委常委会、中心组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筑牢思想根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纳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融入“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之中,深化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强化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具体落实措施》,提出为基层减负的6个方面26条具体举措,做到牵头部门明确、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二是坚持源头治理,深挖问题根源。推行台账管理。建立“正负面清单”,其中“正面清单”进一步明确精简会议文件、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改进调查研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范围和要求,让各级各部门“有章可循”。“负面清单”梳理出30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行为,着力查纠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分类科学减负。将金凤区各部门、单位按照发文、开会的总数量多少划分为3个级别,根据不同的级别制定相应的文件、会议、督查检查精简计划,避免“一刀切”,确保科学精准为基层减负。实行限额管理。制定年度发文、开会、考核计划,将限额目标分解到相应的责任单位,计划和限额之外的从严审批,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增添干部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针对基层微信群过多等情况也实行限额管理,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2021年,金凤区各级各部门共发文514个、开会88个,全年较2020年分别减少6%、30%。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检查。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日常监督和巡察工作的重点,畅通拓宽监督举报渠道,通过“金凤电子快报”、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手机问题线索,充分发挥“线上”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前哨探头作用。积极发挥镇(街道)纪(工)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前哨探头作用,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开展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发动党员群众查找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发挥“线下”监督作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把督查会风会纪和值班情况作为工作重点,2021年以来查处违反节假日值班规定问题14个,工作约谈2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0人,书面通报单位2个。常态化开展会风会纪督查,2021年以来发现违反会风会纪问题21个,其中:诫勉谈话1人,谈话提醒2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5人。
四是坚持警示震慑,提升思想觉悟。建立预警机制。为充分发挥问责“震慑效应”,建立了预警约谈通报机制,对有超数量办文办会苗头的单位,提前预警,防止过量;对违规办文办会或数量超标的单位,将对责任单位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责令采取措施限期整改,以严格监督举措全面推进落实基层减负各项工作。常抓警示教育。利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月”活动等时机,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提升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聚焦“春节”“五一”等重要节日节点,提前印发通知提醒,坚决做到“十四个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