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区、市纪委全会精神,高质效推动2025年集中整治工作良好开局,银川市纪委监委下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提示函,为今年的整治工作明路径、谋举措、定基调,以“不歇脚”的劲头持续深化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一、常态化压实部门责任“不手软”。持续压实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农经部门责任,积极查找发现并主动移送相关线索。强化纪委监委监督引领、职能部门监管跟进、乡镇党委落实问题整改工作机制,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对履职不力、作风不实、效果不佳等问题,将约谈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目前全市下发监察建议书7份。
二、常态化突出案件查办“不动摇”。坚持以办案开路,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从严从快查处,督促各县(市)区提高办案效率,尽快办结专项整治期间起底、收到还未办结的线索。持续深挖长期低价合同、村集体债权债务等重点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力争查结一批农村“三资”领域的典型案件。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失职失责、不作为乱作为的要进行追责问责。今年以来,已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30个,批评教育33人,党纪政务处分4人,立案1件1人。
三、常态化推动问题整改“不放松”。紧盯农业农村部门持续细化完善问题台账,对已完成整改的1366个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不出现虚假整改的情况。对未完成整改的201个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紧盯不放、逐个解决、对账销号。目前推动职能部门新查找发现问题84个,已完成整改44个,问责相关责任人3人,剩余问题正在推动整改中。
四、常态化推进制度建设“不耽搁”。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针对发生的问题,深刻剖析根源,结合问题整改经验,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堵塞监管漏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紧盯农村产权流转平台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形成市、县、乡、村协调统一规范的四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和机制,实现村集体资产实时监控预警,农村产权交易置于“阳光”下。目前县(市)区新出台或修订相关管理制度5项。
下一步,银川市纪委监委将切实以“四个常态化”为重要举措,持续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突出群众可感可及,保护群众切身利益,提高群众认同感。
(第四监督检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