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腐败作风问题处理结果反腐败

当前位置:首页>廉政要闻>要闻

银川市专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 扎紧“钱袋子” 守好“家底子”

发布日期:2024-12-13 15:43

2013年底,顾家桥村“两委”换届,原报账员离任,有4000多万元的票据滞留在手中,一直未核销,”银川市西夏区顾家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文介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市纪委监委紧盯整治重点、强力监督,督促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拖了10年之久的旧账才全部核销。

今年以来,银川市纪委监委结合大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重点对象、重要内容、重点环节,以压实部门责任为牵引,以案件查办、问题查纠为抓手,着力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一批典型问题,严肃查处“三资”领域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助力村集体扎紧“钱袋子” 、守好“家底子”,以铁纪护航乡村振兴。

精准把脉摸实情,以强监督促强监管

“请提供一下你们村集体‘三资’台账以及近三年签订的合同。”银川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组成联合督导组下沉兴庆区掌政镇强家庙村对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现场督导检查。

“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的重点、难点,关键在于如何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我们在市级层面成立联合督导组,以‘四不两直’方式,由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6个县(市)区34个乡镇(涉农街道)147个村(社区),查找并反馈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具体问题280余条,推动专项整治有力开展。”

村集体“三资”涉及范围广、体量大、部门多,明确重点、压实责任是关键。市纪委监委根据各部门职责,确定村集体“三资”管理中涉及的重点问题,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工作专班,并结合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的全过程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全市共排查整改相关问题1560余个,累计追缴各类资金4000余万元。

执纪问责强震慑,以严查处促常惩治

近日,市纪委监委在专项整治中发现,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时任党支部委员李某某不正确履行职责,在村集体小金额工程项目中未按规定进行三方询价,违反工作纪律。最终,李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市纪委监委深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对情节严重、反映突出的问题线索,督促相关县(市)区纪委监委逐件挂牌督办、提级办理、专案查办,着力调查处置了一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典型案件。目前全市共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3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形成强有力震慑。

系统施治补短板,以规范化促正规化

整治问题,关键是改,落脚在治。市纪委监委深化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等方式,着力纠治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公开等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切实守好看牢村集体家底。

“案件涉及违规发放福利、坐收坐支、违反‘四议两公开’程序等,各村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近日,贺兰县常信乡纪委就近期查处的涉“三资”违法违纪案向全乡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提醒,推动以案为鉴,自我查摆,扎实整改。

破解“三资”管理薄弱环节,还要从制度上建强。针对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不畅、规范化水平不足等问题,市纪委监委积极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优化整合农村产权流转平台系统,形成市、县、乡、村协调统一规范的四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和机制,建成与各级交易平台互融、与自治区“三资”监管、银川市“六权改革”等多个信息平台互通的“一中心多后台”服务体系,实现集体资产实时监控预警,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推动城乡要素资源流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农村产权交易置于“阳光”下。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督促健全长效机制,以高质量监督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更规范有序。”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供稿:第四监督检查室)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中共银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银川市监察委员会 宁ICP备2020001343号-1

本站点兼容IE 10以上或Chrome最新浏览器,最佳浏览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