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凤区纪委监委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政治责任,聚焦村级监督力量薄弱、效能不足等痛点难点,以强化村居监会建设为关键抓手,通过实地调研、日常监督等方式,纵深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激发村居监会“探头”“前哨”作用,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打造制度“防火墙”,筑牢监督“压舱石”。始终秉持制度先行理念,积极联合组织、民政等部门出台《金凤区村居监督委员会规范化运行管理办法》,清晰界定村居监会职责定位、监督内容、工作流程及考核机制,为监督工作开展提供坚实制度支撑,推动实现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将村居监会工作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重要内容,进一步压实“一把手”主体责任,确保监督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锻造履职“硬本领”,提升监督“战斗力”。在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排查过程中,针对部分村居监会成员存在监督意识薄弱、业务能力不达标等突出问题,金凤区纪委监委精准施策,以“靶向培训”为抓手,组织纪检监察业务骨干紧密结合基层监督实际需求,聚焦党纪法规解读、村务公开规范流程、集体资产全流程管理、小微权力运行清单等核心要点,深入镇街、村居一线开展“基层权力 植廉于微”专题宣讲。今年以来,累计组织专题宣讲6场次,覆盖村居监会成员254人次,有效破解了基层监督“想监督却不会监督”的难题。
紧盯民生“关键点”,擦亮监督“探照灯”。始终将群众关切放在首位,以精准监督破解民生难题。针对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农机补贴、危房改造、物业监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领域,指导各村居监会构建“常态化监督+动态化跟进”工作机制,通过列席村(居)“两委”会议全程监督决策过程、下沉田间地头走访群众收集实情、依托村务公开栏晒出整改清单等组合举措,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民生服务“最后一米”。今年以来,督促办结“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投诉举报240余件,其中涉及养老服务、环境卫生等民生领域的诉求办结率达100%,切实达到了以监督筑牢民生保障第一道防线。
构建协同“共同体”,激活监督“新动能”。立足金凤区20个村、68个社区的城乡融合现状,以精准监督护航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实施“村居监会+网格监督员+群众代表”立体化联动监督模式。在监督力量整合上,已有33个村居实现村监会主任与村级纪检委员“一肩挑”,完成对辖区240余名村居监会成员学历、年龄、履职情况等方面全面摸排,拟对履职不力人员建议作出调整,进一步筑牢全域监督体系组织根基。在聚众关切的民生实事、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探索在良田镇、丰登镇及长城中路街道、上海西路街道等村(社区)试点设立“阳光议事厅”,通过“院落板凳会”“线上恳谈会”等接地气形式,让群众面对面参与村务决策监督,初步形成基层监督与群众参与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
(供稿:金凤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