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委巡察办积极适应新时代巡察工作要求,在巡察队伍建设上以“加法”提质效、以“减法”促担当、以“乘法”强能力、以“除法”优作风,为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拓宽来源做“加法”。全面摸排清底数。高度重视巡察干部队伍建设,把建强人才库作为加强巡察队伍建设的切入点,优化人才库配备,内设巡察组长库、优秀干部库、巡察干部库,将经验丰富的副科级以上且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干部充实到巡察组长库,将熟悉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工程财务等党员干部、业务尖兵纳入优秀干部库,将每年新考录干部及时纳入巡察干部库,实现分类选拔、动态管理、逐轮更新、阶梯培养,为巡察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拓宽渠道聚贤能。坚持把巡察岗位作为发现、考察、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联合县委组织部发出《永宁县优秀年轻干部到巡察岗位锻炼工作办法》,由县委组织部全面负责巡察干部选配,把巡察岗位作为观察了解干部的“窗口”和干部“实践学校”,及时将新提拔干部、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和村(社区)“两委”干部纳入人才库,实现培养干部和巡察工作双促进、双提升,年内共抽调34名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硬、廉洁意识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到巡察岗位锻炼培养。
择优选用做“减法”。严把入口关。遵循政治优先、注重实绩、分类有序原则,建立巡察机构与纪检、组织、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对巡察人才库人员和抽调干部建议名单进行联审,对不适宜参加巡察工作的予以调整。根据每轮巡察对象特点和巡察人才特长,按照“师傅+骨干+徒弟”的形式,统筹党建、财务、审计、纪检等专业人才,科学合理调配巡察组力量,实现巡察干部队伍专业化。加强巡中业务指导和纪律作风督导,掌握巡察干部工作状态和心理动态,全面了解干部在巡察期间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工作作风等情况,帮助干部快速融入工作、适应角色。坚持巡察干部“召回管理”,对工作不主动、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及时通报,由巡察组跟踪管理,对表现不适应、不能胜任巡察工作的退回原单位,交由组织进行“后评估”,全力锻造敢担当、善斗争、有作为的巡察铁军。
优化提升做“乘法”。依托县委党校设置巡察专题培训“套餐”,常态化、多形式组织年度巡察工作培训班、巡前业务培训班,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为巡察干部全流程赋能。主动派出巡察干部作为“火种”嵌入式学习区市巡视巡察先进经验。组织巡察干部到盐池县、中宁县、青铜峡市、灵武市等经验丰富地区交流学习,提升履职能力。注重巡察干部的正向激励,让敢于担当的有舞台、业绩突出的受重用,充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对抽调期满的优秀巡察干部出具鉴定意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向组织、人社部门推送,作为评先选优、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
履职底线做“除法”。严格落实巡察干部“十不”规定,明确履职“底线”,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守工作纪律,严守巡察秘密。每轮巡前组织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巡视巡察干部违规违纪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巡察干部挺纪在前,自觉增强纪律规矩意识,深刻汲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将保密工作纳入“履职红线”,强化巡察保密管理,引导巡察干部时刻绷紧“保密弦”。注重加强保密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涉密硬件设备条件,为巡察干部做好保密工作提供坚实设备保障。
(永宁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