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成员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和纪律意识,提升办案能力……”。这是银川市纪委监委某专案组临时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集中研讨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银川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清风卫士 护航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坚持“办案一线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今年以来已成立6个临时党支部,为审查调查工作注入“红色引擎”。
建强党建阵地,规范架构让堡垒“立得住”。出台《银川市纪委监委机关临时党支部管理办法》,明确专案组必须成立临时党支部,由机关党委批准履行党员教育管理职责。办法清晰界定理论学习、纪律监督、思想引领等15项核心职责,确保组织建设有章可循。实行专案组长兼任支部书记机制,由党性过硬、业务熟练的专案组长统筹党建与办案工作,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以党建思维破解办案难题。
筑牢思想根基,理论赋能让队伍“过得硬”。临时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区市纪委监委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部署要求,每周结合案件进展召开“党性研讨+案情分析”专题会议,组织党员交流办案思路、分析堵点难点、研讨解决方案,在思想碰撞中明晰办案方向。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案例通报、廉政党课、红色观影等形式,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今年以来已开展集中学习研讨29次,召开专题会议60余次。
严格教育管理,监督护航让办案“行得正”。临时党支部坚持严字当头,将教育管理监督融入办案全过程。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及纪检监察干部违规饮酒问题专项检查。常态化开展廉洁提醒,机关党委紧盯重点节假日对临时党支部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党员干部规范言行,严守纪律规矩。落实常态化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与党员必谈、专案组党员之间必谈,及时掌握思想动态,推动专案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今年以来已开展谈心谈话90余次,发现和解决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案件查办效率不高等问题10余个。
彰显实际成效,融合赋能让质效“提得快”。通过“党建+办案”深度融合,依托党支部统筹协调、凝聚合力,有效破解案件查办中的难点堵点,推动证据收集更精准、程序把控更严格、问题定性更准确。今年1-9月,市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留置14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挽回经济损失较去年增长153.15%。
“刚到专案组时,我总怕跟不上节奏,但临时党支部经常组织学习研讨和谈心谈话,老党员传授经验,大家一起梳理线索、分析难点,我的办案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专案组临时党支部党员杨强鹏的感受,正是“专案组+临时党支部”模式成效的生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