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腐败作风问题处理结果反腐败

当前位置:首页>探讨交流>经验交流

巩固深化纠正“四风”成果 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发布日期:2017-12-25 15:44

  “作风问题看似事小,实际上是天大的事”,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作风背后反映的是纪律问题。十八大以来,永宁县牢牢牵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个“牛鼻子”,言出纪随,一寸不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2013年以来,永宁县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案件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一案双查”问责科级干部2人。通过一系曝光举措既拧紧了各单位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履行主体责任的思想开关,也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看到了全县上下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 

  一、坚决纪正“四风”,助力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永宁县委、政府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政府廉政建设若干规定》及补充规定等制度,明确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等。转发了自治区《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区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有关事项的通知》和《银川市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勤俭节约规定行为问责办法》。县纪委编发《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制度规定汇编》,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放,加大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相关精神的宣传。今年又新制定了《永宁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试行)》和《永宁县招商引资活动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新修订了《永宁县婚丧嫁娶事宜及乡俗民约相关规定》和《永宁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 。二是紧盯制度落实。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重大事项工作制度,4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对个人财产、住房、婚姻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进行申报;重申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申报有关婚丧嫁娶事宜的制度规定,严格执行规定和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外出的监督管理,完善请假备案和销假手续;为412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了勤政廉政档案;实行公务用车贴标制度,加强对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积极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在55个单位中完成党政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及“三重一大”工作,监督推动行政审批事项“清零”活动。在永宁政府公众网开辟“四风”问题举报直通车,公布“四风”问题举报热线电话和举报邮箱,指定专人接听、专门办理,拓宽“四风”问题的社会监督面,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三是严格监督检查。在每年的重要节日和节点,对公车私驾、公款吃喝、赠送年货节礼等行为开展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开展办公用房整治清理,清理腾退办公用房2046平方米;开展全县县处级领导和纪检系统干部会员卡专项清理工作,做到会员卡清理“全覆盖”、“零持有”、“零报告”;开展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整治和全面排查,及时向上级纪委进行了零报告;3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零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情况。三是扎实开展“回头看”活动。制定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方案,认真按照方案的要求严格落实。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县纪委分三组进行巡察,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又分三组再次督查整改落实情况,查改退缴资金57万余元。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建档销号,逐一核查,立案6件、给予党纪处分5人,问责3人。 

  二、巩固“四风”整治成果,作风建设常抓不懈 

  一是创新实施正风纠错。借力互联网+,在全区率先创新实施正风纠错预警机制,丰富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手段。通过“风清永宁”微信平台,各级领导干部用手机简单操作,对干部职工的小错误、苗头性问题及时开展纠错和批评提醒,截止目前共实施纠错575人次,开展批评26人次,纠错提醒处级干部4人次、乡镇部门“一把手”13人次。二是深入实施“三定两评一应用”考核办法。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个人薪酬“捆绑”在一起,将干部作风建设与绩效挂钩,按月对干部工作进行定量考核,着力整治了慵懒散软等不良作风。三是加强廉政约谈“早”提醒。多批次、多形式地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警示干部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充分利用县委中心理论组学习、巡察、督查等机会,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约谈,约谈人次达300次以上。四是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对30余件典型案例印发案例通报,并在“风清永宁”微信公众号发布,强化警示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剧《昨夜无钟声》在银川、石嘴山等5个地级市和所在辖区巡演21场,观众达2万余人。 

  三、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纠正“四风”成效明显 

  一是调查研究更加深入。全县各级深入研究谋划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下基层调研活动。四年来,县级领导组织各类调研活动651人次,联系基层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404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445个。二是文件简报大幅精简。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文件篇幅,加强审核把关,提高文件质量。加强对编发简报的清理、规范和整合,每个县直部门单位对外只保留1种(电子)简报,其他下属单位简报一律取消。提高公文处理信息化水平,除涉密文件通过文件交换站发放纸质件外,非涉密文件均通过县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网发放电子文件。三是新闻报道明显改进。严格控制一般性会议及调研活动新闻报道,严格控制报道字数和时长。2013年以来,永宁电视台、永宁县信息中心等有关会议等新闻报道的数量、篇幅、时长均有明显减少,报到基层的新闻明显增多。四是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制度,2013年对招待费超标的30个单位的党政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2014年对上年度“三公”经费超标的10个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和警示谈话,对相关单位公开进行通报批评。全县“三公”经费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下降37.60%、38%、11.39%。因公出访更加规范,崇尚节俭蔚然成风,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少数机关干部基层工作不够深入。宗旨观念淡薄,下基层少,了解民情不够。在群众工作上,向群众解释不够,以及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够。群众观念没有真正树起来。二是落实“八项规定”的督查合力不够。没有真正把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力量整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监督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行为更加隐蔽。当前,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和“四风”问题在面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依然存在打“擦边球”、“隐形”违规、或是借各种名义规避监督等现象。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公款报销存在化整为零现象,有的将大额消费拆分开具发票,降低消费金额;有的采取阶段性结账,使检查人员无法检查明细、招待次数、金额;有的将超出预算的招待费在会议费、差旅费、其他公务消费中支出,规避检查;办公用房清理不够彻底,存在弄虚作假、等待观望或“变通”过关现象;各部门标准不一,各行其是,清理不清退,分散不集中,没有统一的整合计划,缺乏集中管理,造成新的浪费。四是“庸懒散”表现形式有所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全县党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个别单位还是存在“事难办”的问题。比如有些单位工作人员没有自觉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或告知不全,造成办事群众二次跑腿或多次跑腿;行政审批效率低下,审批环节过多、时限过长,一些工作人员存在“等、拖、靠”现象,接到审批业务时,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去办理,而是拖到最后时限才办理,虽然没有违反规定,但大大降低了行政效能,造成群众的不满意;遇事“踢皮球”、不负责任的现象尚未根除。干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网购等问题虽有所收敛,但形式更加隐蔽,有的为了规避检查,不用电脑而改用手机;有的上班时间不作为,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违反纪律,但实际上是出工不出力;还有个别干部组织纪律观念较差,存在脱岗不请假、上下班迟到早退等现象。五是贯彻落实制度不平衡。存在“上紧下松”的问题,县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较好,但乡镇、农村等基层单位和干部执行不够严格。存在“前紧后松”的问题,往往是制度刚出台时贯彻执行得较好,时间较长就有所松懈,重制定、轻检查,重布置、轻执行,推动制度落实、监督制度执行、惩处违规行为不够有力。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如对于同一类问题,对临时工的处理较重,对正式工作人员处理相对较轻。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痼疾顽症,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短期内解决所有问题,纠正“四风”,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一是落实责任,齐抓共管。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要切实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坚持党政齐抓共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有关规定;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加强对违法规定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发挥财政、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以县委、政府为总牵头,组织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分专题、分领域开展经常性的专项督查。组织人事部门把落实八项规定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深入“治标”,开展专项整治。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先整治什么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个标一个标地治理。重点整治三个方面的问题:把各类餐厅、机关食堂、农家乐等纳入公款吃喝的监督重点;把招商、参观、考察、培训等列为变相公款旅游的监督重点;对领导干部利用各种名义收受下属以及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礼品礼金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三是抓住关键,严格财务管理。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大力推动“三公”经费公开,使公开内容更加完整细化;规范公务接待,严格落实接待清单制度,确保接待清单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接待费用等情况,并作为财务报销的必须凭证;强化落实公务卡消费、结算制度;强化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规违纪问题,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组织财政、审计部门加强对各单位公用经费预算和使用情况的管理和审查,从源头上切实管住“三公经费”开支“闸门”。 

  四是严肃查处,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的密度和力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庸懒散”问题,直查快办,快查快结,发现一件查处一件,查实一件通报一件,使中央八项规定真正成为“铁八条”、硬约束,持久发挥作用,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五是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形成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对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的宣传力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创新举报方式,畅通举报渠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监督,对群众反应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并做好反馈。 

  六是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制定公务接待、“三公”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办法,细化内容,明确标准,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责任倒查,对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不仅严肃处理当事人,还要由下至上逐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研究制定统一的处分标准,增强执纪监督的规范性和震慑力。强化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运用,凡是被查处通报的违纪违规干部,在当年的绩效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采取一票否决;加强对用人失察、审计巡查不力等问题的问责力度,倒逼各单位各部门充分履行职能,规范监督管理。
扫一扫 手机浏览

分享到:

主办:中共银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银川市监察委员会 宁ICP备17000118号

本站点兼容IE 10以上或Chrome最新浏览器,最佳浏览分辨率: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