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违规宴请穿“马甲” ——“警惕‘四风’新动向”系列透视之二

发布日期:2015-08-18 17:3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邹太平

 

  7月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截至2015年6月30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其中,大办婚丧喜庆的数量仍居高位。

  “中国联通内蒙古凉城县分公司总经理武新平大操大办女儿婚庆活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所属的重庆长安工业公司理化计量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熊显渝违规操办儿子婚礼;东方电气集团所属的大件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舒屏收受婚丧礼金;中国铁建所属的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碧海违规大办婚丧喜庆……”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纪委通报了4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的问题就达5起。

  从今年“五一”前后中央纪委连续4周通报48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来看,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严厉查处的同时,明目张胆违规操办的少了,但个别干部“不甘心”,违规操办也呈现出隐蔽性、藏匿化的新特点。

  1 高压态势下大办婚丧喜庆披上“隐身衣”

  今年4月,湖南省纪委通报了一起违规办酒席的案例。当事干部为掩人耳目,打起了“化整为零”的主意:2月26日,浏阳市某村主任鲁某为儿子操办婚宴,于25日晚餐、26日中餐分别开设酒席34桌、28桌,两次共设酒席62桌,违规收受礼金2.44万元。最后,该村主任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退回违规收受的礼金。

  在与湖南省一江之隔的湖北省,今年以来,全省共查处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239个,处理33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6人。

  纵观全国,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仍屡有发生。在山东省菏泽市,2015年5月,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2起,而从查处问题的类别看,大办婚丧喜庆问题79起,占59.8%。

  2015年4月20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陕西省查处的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中,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占一半。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为了规避文件规定,通过长时间、分批次、分地点等方式将宴席化整为零,变相进行大操大办;有的甚至将两次宴席时间故意错开数天,以躲避监督。”湖南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负责同志介绍说,变着法子耍“花招”还不止如此,还有以“合乎标准”的宴席规模掩盖参与对象的“特殊身份”;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则以“宴请人数严格控制在标准之内”为标榜,大肆宴请亲戚以外的人员参加,主要对象包括同事、企业老板、群众等。

  今年4月15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唐庆元在操办女儿结婚酒宴时,实际来客只有19桌,但其中有54人是该法院的国家工作人员。事后,当事人受到问责查处。

  此外,有的以“只收礼不设宴”的方式营造“勤俭办酒席”的光鲜外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为了在表面上迎合文件规定,私下广发通知,只收钱不办酒席或少办酒席,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有的还以“退居幕后”的方式安排或者默认其他亲属代操代办。在山东省泰安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发现,有人在收礼登记簿上做手脚,剔除管理服务对象等,留下亲戚朋友再造一本假账册,以便在被举报时拿出这块“挡箭牌”。

  2 个别干部“任性”操办婚丧喜庆带坏民风

  “我国是礼仪之邦。由于社会风气、法制观念、文明理念的差异,一些地方产生了一些陋习,比如大摆流水席,摆席的钱自然要有人买单,特别是在有权有势的圈子文化中,慢慢就衍变出一种借机送礼和敛财行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家段友文教授认为,任何文化都有两面,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要扬真抑假、扬善抑恶、扬美抑丑、扬清抑浊。

  当前,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赢得了民众支持,明目张胆的少了,但心存侥幸的并没有死心,特别是在基层一些地方,“礼尚往来”的固有思维定式形成已久,一下子根除并不容易,甚至还有个别党员干部认为自己过去送出去了,现在总得要办几次酒席,把送出去的钱给收回来。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汉书》中这句广为人知的话语,道出了一个事实: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中国历来是“上行下效”,一些党员干部偏偏作出了“坏样子”,上面偏一寸,下面就会差一丈。党员干部铺张浪费,社会上就会跟风,百姓之间也会互相攀比。反过来,社会上讲排场比阔气、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奢靡之风,也会影响到党员干部,助长党内不正之风。

  湖南省商学院教授王明高说,杜甫有诗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表明,古代政治家执着追求的终极理想,不单单是政治清明,也包括民风淳朴。斩断借婚丧嫁娶敛财的通道,以良好的政风带动民风迫在眉睫。

  “健康的人情消费,不该是腐败的温床,而是构建现代社会人与人新型关系的媒介。在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既保持传统熟人社会体现中国温情的交往方式,又形成符合道德、法律的新型消费文化,这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湖南省法学会廉政法学课题组组长、教授邓联繁说。

  3 将纪律和规矩挺在违规办酒席前面

  针对现实,2014年4月,湖南省纪委下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这份被舆论解读为再念“紧箍咒”的文件,体现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治理力度。

  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类似的整治。今年4月,山西省对领导干部顶风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借机敛财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切实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6月16日,湖北省纪委发布关于巩固深化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申“八不准”,进一步明确界限,脱掉违规操办的“隐身衣”。四川省成都市还启动了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注重防止红包隐身变形,将网络电子钱包列入检查范围。

  “强有力的执行是确保规定落到实处的保证。”在谈到整治违规办酒席这股歪风时,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学俭强调说,通过教育提醒、健全制度、突出重点、严查快处等组合拳,将偏离的歪风邪气带上正风肃纪的正轨。

  “四风”整治没有终点。一些地方已经就整治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念好纪律和规矩的“紧箍咒”。今年6月起,湖南省株洲市加强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治理,启动了事前、事后“双报告”制度。新晃县、炎陵县、桃江县纪委积极探索预防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敛财的机制建设,通过建立立体监控机制、实时提醒机制和事前制止机制等,促进公职人员队伍形成健康、节俭的婚丧操办氛围。

  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仅仅做到独善其身还远远不够。作为优良社会风气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政府和社会组织有责任倡导健康文明的情感表达方式,让礼尚往来回归理性和本源。

  对此,一些地方还开始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索,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制定乡规民约等方式整治各种“人情债”,重拾民间勤俭之风,形成了作风建设的“倒逼”。山西省高平市在农村探索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各村把农村德高望重、具有红白事办理经验的退休干部、老党员、老同志纳入其中,主持操办村民特别是党员干部家里的婚丧事宜。

  “过去村民办事,不惜债台高筑讲排场,群众叫苦不迭。现在让村红白理事会全程主持操办,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村民和谐。”山西省高平市三甲镇朱家山村支部委员赵富财深有感触地说。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如果将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整治违规办酒席的具体行动,就是要把教育提醒、建立机制、畅通举报、严肃查处等全部环节放到公众监督下进行,真正形成带电的高压线,让大家心生敬畏。”湖南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周农认为。(本报记者 邹太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