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紧盯"小微权力"腐败 改良基层政治生态土壤

发布日期:2018-08-28 09:02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监督与惩治并重,坚持排查与化解同步,坚持约束与激励并举,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力量重点向监督倾斜,工作向基层延伸,打好综合施治“组合拳”,通过精准发力,综合施治,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干群和谐、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实施意见》明确,各旗县(市、区)纪委监委要切实担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督促各地基层党组织建立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机制和平台,对苏木乡镇、嘎查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推动“三务”从“上墙”公开到“上网”公开的转型升级,使群众真正看得见、看得全、看得懂、能监督。要严肃查处“三务”不公开、假公开、公开不到位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不设立、假设立、不履职等问题,以公开发现腐败、以公开预防腐败。聚焦主责主业,改变坐等群众上门的惰性思维,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注重从解决基层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入手,旗县(市、区)纪委监委要带头深入基层解剖案例,推动矛盾化解。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将初信初访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实施意见》要求,各旗县(市、区)纪委监委要紧盯“小微权力”,聚焦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严肃惩处盘踞在基层的腐败分子,改良基层政治生态的土壤。坚决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一抓到底,坚决把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抓到底,坚决把“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一抓到底,坚决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集中整治一抓到底,不断推新招、出“硬拳”,每个专项治理都要查处一批典型案件,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要拓宽举报渠道,利用新媒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将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执纪审查和监察调查重点,优先处置;要强化问责追究,用好通报曝光利器,对查处的基层党员干部典型案例集中公开通报曝光,着力形成震慑效应。

  各旗县(市、区)纪委监委要把“清风干部”评选工作作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干部队伍正向激励机制的有力抓手,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树立起重实干讲实绩的风向标。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严格标准程序和纪律要求,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程序关,确保评选工作严肃认真、公平公正、规范有序,激发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清正廉洁、勤勉尽责、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