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为等不起的"一号工程"提供纪律保障

发布日期:2017-08-07 09:37

  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7个“分散型”贫困县;截至2016年底,尚有贫困人口227万,居全国第七;贫困面仍达10.9%,居全国第二。脱贫攻坚,是甘肃名副其实的“一号工程”。 

  “以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7月11日,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昌林表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省纪委部署,扎实开展以“查处不正之风保障扶贫政策落实、查处腐败问题保障扶贫资金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两查两保”专项行动,把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问题作为重点,严肃查处基层的“村霸”“蝇贪”“微腐败”等问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为“一号工程”保驾护航。

  聚焦扶贫领域,主动发现问题线索 

  “巴望着下雨”是负责巡察岷县的定西市第七巡察组组长郑荣这两个月的“小心思”,“一下雨,老百姓都在家,入户了解情况效率就高。”

  “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市丘陵密布,沟壑纵横,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所辖6县1区全部为国家贫困县。2016年底,全市尚有贫困人口37.31万人,而岷县就占9.09万人,脱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

  为保障2020年脱贫目标如期实现,从4月下旬开始,定西市在全市开展扶贫领域第一轮专项巡察,重点瞄准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建设、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3方面的9个问题,分7组分别对所辖6县1区展开巡察。

  坚持一沉到底,不搞表面文章。巡察公告发放到户;入户不用村干部带路;随机到10户村民家里走访,“让村民自己评判低保名单合不合适”……

  郑荣给记者算了算,第七巡察组走访调查了71个村的536户农户,面对面、背对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发现问题659个,问题线索231个,已移交督促县委整改176个。

  “我们等不起!”郑荣说出了甘肃省各级纪检干部的心声。将监督关口前移,紧盯精准扶贫重要关口,成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镇上干部来过两次。”兰州市皋兰县文山镇豆家庄村村民魏桂芳参加了今年的危房改造项目,采访组在她家中了解到,她所说的干部就是镇纪委工作人员,从7月份施工以来,已先后两次入户核查情况。

  300公里外的武威市凉州区对村级党组织的巡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将逐步在当地400余个村庄、社区实现全覆盖;而陇西县探索开展纪检干部“入户问廉”,坚持对“致富大户、贫困户、低保户、留守户、上访户”五户必访,今年以来已入户530户,发现问题83条……

  破除等靠思想,主动下沉搜集问题线索,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越来越成为甘肃省各县市区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常态。

  由挂牌督办破局,开展重点县综合整治 

  “初核报告里涉及的8个人处理到哪一步了?跟检察机关的对接进展怎么样?”7月中旬,省纪委常委张晶在对天水市工作开展调研时,问起了督办件的办理情况。今年2月,省纪委根据信访情况,将“21名村民联名举报某村干部侵害贫困户切身利益等问题”线索交由天水市纪委调查,由省纪委重点督办。

  关于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处置优先级状况和办件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站位的重要标识。7月12日,省纪委下发《关于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挂牌督办。

  “查处问题线索要全面查摆,不能就人论人、就地论地、就事论事。”甘肃省纪委要求,防止用处理人的方式代替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追根溯源。通过督办问题线索传导压力、打开局面;通过抓重点县开展综合整治,扩大成果。

  2016年,榆中县结合查处中央纪委转办16件问题线索,对县委落实主体责任进行专项整治。今年1月至7月,榆中县对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的11名党员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

  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直接约谈有关市州分管副书记和县区纪委书记,明确任务、责任和要求。2017年以来,甘肃省纪委已对26个重点县面对面交办线索194件,进行重点督办,并责成重点县以核查问题线索为切入点,开展综合整治。目前,已解决精准扶贫、危旧房改造等方面的具体问题354个,并制定完善了一批有针对性的制度章程。

  “信访室今年收到反映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线索5470件,仅7月份就有500件,形势还不容乐观。”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秋林告诉记者,“近期,我们正在对这批问题线索进行梳理甄别,拟进行下一轮次的督办工作。”

  强化反馈机制,倒逼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加力 

  “叔,您对汪让成的处理结果满意吗,有没有新问题要反映?”7月30日,陇西县纪委书记胡世祯来到菜子镇旧庄村某老党员的家中,对信访件的举报人反馈情况进行回访。

  “满意,满意!上一次镇上查得不好,处分得太轻,这次处理得到位。”该党员曾实名反映旧庄村原村主任汪让成以保证金等名义克扣截留村民危房改造金,但镇上第一次仅给予党内警告处分,造成该党员再次举报。经县纪委重新调查核实,给予汪让成开除党籍处分。

  “查处到位了,也要反馈到位。”电视电话会后,甘肃省纪委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要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对已经调查处理,群众仍然重复来信来访的,要重新调查核实,并向群众做好公开和解释工作。

  陇西县纪委坚持实施由纪委领导或案件主要调查人员向举报人反馈问题线索查处情况制度,化解了一批陈年积件,取得较好社会效果;而作为“分散型”贫困县之一的榆中县,坚持将问题线索查办情况在审结后1个月内向信访群众公开反馈,对匿名举报的28件谈话函询线索和31件查结线索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逐一函告、公开。

  敢于亮底,让群众起来监督,倒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断加大。今年1月至7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52件,处理848人,给予纪律处分647人,问责28人,组织处理211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郭兴 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李玉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