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关键岗位关键人

发布日期:2018-08-16 08:43

  7月2日、7月5日,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接连发布两条消息,公布两名干部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两人是前后任,一位是时任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青理东,另一位是他的前任、原主任刘国成。两人先后倒在了同一个职位上。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倒在国企关键岗位上的省管干部就多达30余名,中管干部有两名,分别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孙波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

  国企一把手何以成为腐败易发高发人群?又该如何破解?答案是,盯住关键岗位关键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国企领导人员中,一把手比例相当高

  吞吐量大幅增长,企业连续两年亏损,可关联挂靠的800家企业无一亏损……这是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市委专项巡察组在市属国有企业集团进行专项巡察时发现的怪现象。深入调查发现,这800家关联挂靠企业之所以有“靠港吃港”的能力,就在于国企内部从上到下的一把手给予了它们“吃”的权力。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一把手捞不到好处,也不会将手中的权力随意变现。随着日照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经理朱同兴,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原部长吕传田,时任日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日照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杜传志一一落马,日照港集团的内部贪污腐败问题正逐渐清晰地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有油水的地方容易滑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杜治洲研究发现,国企一把手腐败有几个特点:有的直接进行“等价交换”的交易,相关利益人谁给的钱多就把相关项目、采购给谁,或者给予其重要职位;有的把国企当成自家后花园,不仅自己“独步天下”,而且家人亲属朋友等也人手一把自由出入的“金钥匙”;还有的是把持不住自己,在美色、金钱、奢侈品、古玩字画面前败下阵来,倒在别有用心者的围猎中,被挟持着越走越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芈大伟不仅常常与老板“朋友”们在高档KTV和酒楼会所里把酒言欢,在麻将桌上挥金如土,还将自己的两个哥哥介绍给企业老板认识。

  “国企一把手成为腐败高危职位,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杜治洲指出,根据从中央到地方的巡视反馈,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只考虑到国企作为市场主体的特殊性,却忘记了国企首先是党领导下的企业,因而对国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重视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国企的领导和监管。由此导致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国企一把手将国企视为“独立王国”,只要能挣钱,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使企业亏损了,损失的也不是他个人的。

  可见,国企监督缺位现象严重。对国企一把手的监督,必须加强。

  越是“金字塔尖”,越需要从严监督

  所谓“金字塔尖”,是对国企一把手在国企领导结构中的一种形象描述,即一把手处于领导结构的塔尖,人权、财权、事权集于一身。

  不仅如此,有的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上,也是一把抓、一言堂、一支笔。当来自上级党组织的监督严重缺位,国企主管部门又“重业务轻党建”,以企业发展论英雄、以适当给予企业领导人自主权为由放松监管时,不难想象,国企内部对这些人的监督将会沦为何种田地。

  “他说‘别的单位不认识的人,我怎么提拔’”“开会时先下结论再征求意见,特别是脾气见长,不愿听反对声音,身上霸气十足”“一切都凌驾于企业和企业党组织之上,根本没有民主,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这是部分集团干部对抚矿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尹亮的评价。

  在调查过程中,该集团多数干部表示对尹亮就是一个“怕”字。尹亮对此也心知肚明,他被查后在忏悔材料中写道:“员工们信服我,但也害怕我,害怕我手中的权力。”

  随着经营业绩的提升,本就作风强势的尹亮,在企业里说一不二,俨然一副“老子天下第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势。调查显示,尹亮主掌抚矿集团期间,其他班子成员既不敢问,也不敢说,主动放弃监督权。就连在他被宣布接受组织审查后,企业党员干部仍然心有余悸。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党和人民把国有资产交给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是莫大的信任。”可纵观那些被查处的国企“一霸手”们,早已忘记是党组织把他们放到这个位置上,回避监督、辜负信任,“个人说了算”“家长制管理”成为通病。

  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手握重权者只要一句话、一个批示就能随意调动数亿元资金。2009年底,尹亮决定上马页岩炼油项目,由于论证不充分且项目缺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导致投资从初始预计的6000多万元,如滚雪球般增加至30多亿元,还没收到应有的效益。这并非个例。在一些判决书中,常见这样的表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不仅如此,这些人在企业深耕多年,对企业政治生态、发展态势造成的恶劣影响,并不会因为其落马而消除。清除后遗症、重建政治生态的道路仍然相当漫长。

  加强对国企关键岗位关键人的监督

  “可悲、可耻、可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廖永远在法庭上作最后陈述时,对自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说,“希望把我作为一个反面教材,以我为鉴,引以为戒”。

  反面教材的教训需要总结。这些落马者,年轻时几乎个个都是“能人”“精英”,每个人都有一大堆荣誉傍身。党组织不能以看客心态对待他们的忏悔,而应反思他们是怎样从“好同志”堕落为“阶下囚”的。要知道,大部分落马国企一把手的腐败时间长、涉及领域广,在社会上、企业中也早有反映。上级党组织对他们有没有放任自流不去监督,有没有监督发现了问题线索却不当回事?如果有,那不是对“特殊人才”的关心爱护,而是对他们不负责任,更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如果早提醒甚至问责,或许就会将腐败扼杀在初始状态。

  国资委网站文章显示,“为了让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融合,国企全面推行了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更大的责任意味着更大权力,也意味着需要更加有力的监督。

  如何加强对国企关键岗位关键人的监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廉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金程认为,我们要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找答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党建和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精神落到实处。

  刘金程认为,加强对国企关键岗位关键人的监督,首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几乎所有腐败分子都提到丧失党性、违背宗旨,足见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体系,以巡视巡察的震慑效应破除“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的积弊,推动各级党委和国企主管部门加大对关键岗位关键人的监督力度,带动形成国企内部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的良好风气,打通下级监督上级的监督渠道、拓展监督方式。目前,国资委党委2018年第一轮巡视已启动,为“高质量完成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任务”开了头。

  第三,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的监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监督必须在长和常上下功夫,在机制制度上做文章。国资委年初召开的中央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透露,“国资委党委和驻委纪检组把制度建设作为预防腐败的重要任务”。据悉,目前79家央企已制定构建“不能腐”体制机制的具体细则和办法,完善监管制度3223项,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关键岗位关键人的监管。

  监督实为保护,严管就是厚爱。这个浅显的道理,那些身处关键岗位的关键人自然懂得。(贾亮 李建忠)

返回顶部